「銷售」是業務員把影響力傳達給顧客的過程,而「領導」則是主管把影響力傳達給員工的過程。同樣的產品交給不同業務員,會得到不一樣的成績;同樣的管理工作讓不同主管來執行,也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如果要找出「做好銷售」與「做好領導」的共通之處,我會說「掌握人性」是其中最大的關鍵,而不是產品或服務內容,也不是那些多如牛毛的管理規章。
當我和某位主管聊到他對部屬Davis的工作安排,言談間他顯得有點急躁也缺乏耐性。他說Davis的工作品質不佳,經常發生許多粗心的小錯誤。在跨部門溝通協調的時候,更因為直來直往的個性得罪過許多人。大大小小的問題讓這位主管傷透腦筋,總是要幫Davis處理善後。
在一段時間的觀察過後,這位主管已經決定給予辭退了。想當然爾,這不會是一個容易溝通的過程,所以他只想用最簡單、最快速的方式來處理。他把公司的人事規定查詢得很清楚,也詳細指出Davis曾經犯的錯誤,然後用30分鐘的訪談來快刀斬亂麻。
哪裡錯了嗎?以標準程序來說,他沒有做錯什麼。像他這樣行政工作繁雜的主管,有太多理由把時間花在老闆交代、更重要的任務,他也可以把心思放在和其他高階主管的溝通上。如果這一間公司有100位員工,Davis的去留對公司整體的影響程度是1%。教科書上的80/20法則,也總是教導經理人要重點管理,看來沒有太大的問題。
然而我問他,既然經過一段時間去「觀察」Davis,那麼他花多少時間去糾正、指導Davis的錯誤,又花多少時間去溝通這些錯誤對公司造成的影響,以及對個人可能帶來的衝擊,然後才是連結到「個人去留」這麼嚴肅的議題呢?他給Davis多少機會去認識自己的角色,又提供哪些機會去改進和成長?
★ 了解人生每一階段的理財需求,選對正確方法累積財富,遠比盲目投資獲利更重要...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