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恐龍大約在距今6500萬-6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突然絕跡。
2.被大多數科學家認同為真正人類的祖先則是在1925年首次於南非發現的天南人猿(或稱為南方人猿),其出現的年代約在一百至五百萬年前 。其中最有名的化石記錄,就是保存得相當完整的「露西」(Lucy),其出現年代約在三百萬年前。由其完整之骨骼化石推測,這類人猿幾乎已經脫離樹棲生活,而能夠以經常以雙足站立活動。由於其身高僅有四呎,因此科學家推論,為了能在南非高密的草原覓食與探查敵害,牠們需要以雙足直立以增加其視野。牠們具有相當之腦容量,約接近現代之大猩猩 (Gorillas),但體型明顯小多了。由於長期直立的行為出現,可以空出雙手,並學會使用雙手製造與使用簡單工具,因此,一般學者均認同為真正之人類祖先。
綜合上述二點可知:最後一隻恐龍的滅亡和最早出現的人類祖先至少相差了6200萬年左右,因此,人類祖先從沒有見過活著的恐龍,而所有曾經出現在地球上的恐龍也從未看過「人類」這種動物。
白堊紀時代結束之後, 大型爬行動物及恐龍滅絕, 中生代較為稀少的原始哺乳類動物因而獲得較為有利的生存空間, 牠們在新生代進化非常迅速, 而原有體型碩大而結構奇特的族群亦隨之而消失。
靈長目為哺乳類的一個族群, 這族群動物似乎出現於第三紀, 近猴(Plesiadapids)為目前所知最原始的品種, 其化石則發現於歐洲和北美的古新世地層, 和現代靈長類不同的是, 近猴的指趾有爪而沒有指趾甲, 牙齒結構及齒式亦非沒有典型靈長目特徵, 在這類過渡物種滅絕之後的始新世, 出現了原猴(狐猴)類, 這類群的原始特徵很易從其趾爪的構成得以引證, 此外, 牠們有特別大型且尖銳的犬齒, 原猴類現存物種為狐猴、懶猴和眼鏡猴, 牠們為低等的靈長類, 牠們是人類出現前夕的前驅。
「能人」意即能製造工具的人種, 它為人屬的最原始的成員, 腦容量為男: 700~800毫升,; 女500~600毫升, 可能已具語言能力。從他們的遺址中發現大量的石器, 可以聯想人類的祖先已經學會敲打石塊製造石器及用石器迪敲擊獸骨或宰割獸肉。從發掘場地得知: 能人曾與幾種不同種類的南方古猿、甚至人屬共存於同一場所中, 由於他們有各自的生活習性, 沒有戰鬥的考古被發現, 甚至發現有能人與後代直立人共存的紀錄。經過數十萬年的演進, 能人最終全為直立人所取代, 成為人類的主流。
歸納結論:恐龍滅絕後的5500萬年左右,才出現原始的靈長類生物。又再過了約500萬年左右才出現原始的猿人,然後再經過了約250萬年,「猿人」進化成為「能人」,接著又再經過約150萬─180萬年,才再進化產生了「直立人」,最又經過了約150萬年─50萬年,終於出現了「智人」。大約25萬年前, 「直立人」遂漸消失。 新品種的人類→「智人」逐漸取代了「直立人」。此時人類的演化進到了「智人」的階段,而歷史也開始進入了有名的石器時代。
簡單總結:
恐龍稱霸→恐龍滅絕→5500萬年→原始靈長類→500萬年→猿人→250萬年→能人→150萬年→直立人→50萬年→25萬年→智人→歷史進入石器時代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