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人沒吃過藥的人很少,尤其是老人家光是慢性病就可能吃下數十種的藥物,但你了解吞下肚的是什麼藥嗎?一般去大醫院看診拿藥的話,藥袋上幾乎都會簡單的寫上藥的作用及副作用,還有注意事項,但有的也沒寫的那麼詳細,小診所更不用說,連藥名可能都還是簡稱,讓人根本不清楚吃了什麼藥,也不知道藥的副作用及服藥前後要注意些什麼。
在網路上可以到健保署網站或是國家網路藥典(KingNet)做查詢,有一些醫院的網站也有提供相關的查詢功能,若你使用 Android 手機則可以下載「家庭醫生」,它可以讓你直接掃描藥品名稱或是手動輸入藥名,即可查詢到該藥品的相關資料。
提供的資訊包含藥品的治療項目、服用方式、副作用以及服用藥物的注意事項…等,讓你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自己正在服用的藥物資訊,除了藥品的查詢之外,若有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在「家庭醫生」中還可以建立自己的專屬藥盒,並設定提醒吃藥時間,就不會忘了吃藥囉!
▇ 軟體小檔案 ▇
- 軟體名稱:家庭醫生
- 軟體語言:繁體中文
- 開發人員:lubo
- 軟體性質:免費軟體
- 系統支援:Android 1.0 以上
- 軟體下載:在 Android 手機中開啟 Play 商店,搜尋「家庭醫生」即可下載安裝,或「按這裡」從網頁遠端安裝。
使用方法:
第1步 開啟後可點選「掃描藥單」直接拍攝藥單上的藥名。

第2步 接著將鏡頭對準藥名,按下「瞄」來對焦,再按「拍」將藥名拍攝下來。


第3步 接著再將照片裁切留下要查詢的藥名,就能查到藥品的相關資訊囉!不過藥單若印的不夠清晰,會影響辨識效果,這時可到首頁的「藥品查詢」手動輸入藥名。


第4步 在藥品查詢畫面按下綠圓圈「+」,可將該藥品加入「我的藥箱」中。

第5步 將常服用的藥物加入「我的藥箱」中,可設定吃藥時間提醒。

第6步 點選右下角的工具圖示可設定吃藥提醒的方式以及選擇鈴聲。

(請勿全文轉貼本站文章,歡迎「部份引用」或介紹,引用時請註明 ①網站名稱 與 ②文章網址,感謝~~ )
注意事項:本站所介紹之軟體、設定或網站服務,經實際安裝測試並通過防毒軟體掃毒。但因為不同電腦環境與軟體設定可能都各有差異,建議您僅在非工作用的電腦安裝、測試,避免因為不可預知的錯誤、當機或軟硬體衝突,影響您的工作或電腦運作。另外,在進行任何重要的操作與設定之前,記得先行備份電腦中的重要資料,避免因為未依指示的不當操作或其他疏失造成資料毀損。當您依照本文所提供之訊息執行各種操作,表示您已閱讀此注意事項並同意自行承擔可能之風險與責任。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